二、 开放基金设置的指导原则
1. 面向城市空间信息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跟踪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围绕城市空间信息领域技术前沿开展相关研究。
2. 鼓励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创造性和较高层次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课题,鼓励能够促进多学科的交叉渗透,有利于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发展的课题。
3. 实验室鼓励和支持从事城市空间信息领域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博士后和博士生及海外留学人员到本实验室开展基金指南中资助的科研方向的研究,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生产单位可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应用研究方面的相应课题。
4. 开放基金设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执行时间重点课题不超过两年,一般课题为一年。研究工作开始时间一般为每年度的1月1日。其中,一般课题资助经费不超过3万元,重点课题资助经费不超过5万元,须发表SCI收录文章至少一篇;或EI、核心期刊收录文章一篇,同时有软件著作权登记、专利、省部级(含)以上奖励等。申请者为生产单位的,须发表核心期刊文章一篇,或有软件著作权登记、专利、省部级(含)以上奖励等。
5.课题的有关论文、专著、报告、软件、硬件、成果评议鉴定资料、报奖等,署名单位应有“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英文“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Spati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且均应标注“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经费资助项目,课题编号********”(英文“Funded by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Spati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O. ********”)。未按规定标注的,检查验收时不被计入课题成果。
6. 课题申请书需注意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重点阐述所研究问题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研究成果,无需面面俱到、求大求全。
三、 课题研究内容
1. 空间信息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
(1) 空间信息数据获取、处理、挖掘、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无人机地质灾害监测和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目标提取和变化监测;星(机)载激光雷达及倾斜摄影测量航空遥感传感器数据获取处理及测图技术研究和应用;多源(VIR、SAR、高光航天传感器)遥感影像数据快速处理和解译技术和应用研究;近景摄影测量及室内导航研究和应用等。
(2) 城市测量在基准、导航、重力、变形监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城市现代大地测量时空基准的建立与维持;兼容北斗的导航位置与服务;地球重力场;GNSS在城市灾害及地壳监测预报中的应用等。
2. 空间信息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
(1) 城市空间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研究。包括三维激光扫描、城市快速三维建模、面向测绘生产的二三维一体化、地下管线三维应用关键技术、倾斜摄影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图库一体化技术、地理实体数据处理与建库、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等技术。
(2) 城市空间信息的管理、应用、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包括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库建设、城市三维数据集成应用、城市空间信息应用管理系统建设、海量数据整合关键技术等。
(3) 面向规划、政府、公众对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需求,开展跨行业应用技术研究。
3. 智慧城市空间信息服务研究与应用
(1) 基于空间信息的多源海量异构城市资源共享与快速融合分析技术研究。
(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模式研究。
(3) 基于云服务模式的、可智能感知的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4) 智慧空间信息服务解决方案构建。
4. 基于空间大数据的城市评估理论研究
(1) 城市体检理论体系与框架研究。
(2) 多元空间大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
(3) 多尺度的城市评估方案研究。
(4) 基于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城市建模。
(5) 地理国情监测及统计分析的应用研究。
四、 申请注意事项
申请人按照指南要求填报课题申请书(纸质版2份,模板见附件),于2019年12月31日(以邮寄时间为准)前邮寄到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同时将申报书电子版发送至联系邮箱。
联系邮箱:cskjxxgc@163.com
联系人:黄斯曼 张立华(010-6398370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0号(邮编:100038)
附件-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_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模板(1).doc
2019年11月18日